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

EMBA餐聚心得: 如何在社交場合不只是吃飯而已?

懷著一種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理。我非常有身為小鬼的自知之明-人家一口酒就是幾百萬的生意,同一口酒拿來敬我們,頂多只能問「你念哪個系」。所以只能藉由打扮得體建立自信,練習自我介紹的語氣-我是張慈,台大經濟系,專注在經濟學、戲劇、寫作。好吧我承認,這些頭銜沒什麼商機,但是至少可以開個話題。
話題。長輩陸續入座,筷子蠢動,茶酒杯起杯落,才是見真章的時候。平日在校園裡的話題通通不管用-選課、交換、研究所、面試......你的規劃再縝密周詳,對業界大老而言都是(遙遠的)兒時年華。他們談的是大陸設廠、投資盈虧、論文寫了沒、高爾夫怎樣? 因此,這個時候,餐桌兩小時,台下十年功。在此提供幾個小技巧,作為以後參加跨屆餐聚的行前說明。

1. 平時知識涉獵範圍要廣: 這決定了你是餐桌邊把筷子放在碗上等菜,還是傾身向前一問一答。我因為高中看過「戈壁競走 兩岸老闆生存術」一文,對其中台灣隊伍和大陸隊伍的競賽精神之比較印象深刻,所以聽到席間有人參加競走,就有發問的材料。任何話題,尤其是社會議題或是商業趨勢,你只要有粗淺的認識,就可以提出比較具有意義的問題,聽那些專業的長輩們發表高見,上一課。

2. 避免問蠢問題: 甚麼叫做蠢問題? 就是那些如果問了,會1. 顯示自己知識不足 2.對未來規劃之不足 3.給人刻意找話題的感覺。倒不如不要問的好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「你住哪裡?」因為我們是學生,對學區以外的地區還沒有機會探索,除非對方跟你同鄉,否則這個話題只要對方答出來就結束了。但若你對台灣地理很了解,他答甚麼你都能跟他搭上話題「聽說那家XXX很好吃,是真的嗎?」那就另當別論。

3. 自我介紹: 假如平常的知識背景不夠廣,還有一種急救的辦法,就是多讓別人了解自己,讓別人從你身上找話題。這有三個重點: 第一,自我介紹要大膽,給的資訊越多,體貼的學長姐們就有越多方向切入跟你聊。第二,把日常生活所見加上自己的看法變成見解,就可以變成非常有意思的短講。不要只單純敘述現象,可以多提一些自己的看法或是評論。例如,我是電機系,我們系最近有很嚴重的畢業出國風氣,對這點我的看法是......。這對老闆們來說也是陌生而且有趣的議題。第三,找機會把話題引到自己熟悉的領域。例如我的領域是戲劇、寫作,跟這些業界人士的生活可能很難有重疊,不過只要他們有興趣提問,我可以很有自信的做一段專業的介紹。只要神情是「專業的」,說起話來自然就有魅力。

我因為平常就對各種議題有興趣,有花時間培養自己的專業,有遇過很厲害的老師,對社交場合的運作模式比較熟悉......等等,這次餐會我還算自在,如果下次有機會,也會很願意去交個朋友。戲劇的訓練讓我相信人是生而平等的,因道德而不因地位分貴賤,這使我在身價上億的人面前可以處變不驚。這也是我覺得大學生出席這種有身分與年齡差距的場合,一定要保有的觀念: 不要妄自菲薄,自慚形穢;要記得我們的潛力並且引以為傲。放輕鬆去交朋友,用他們的身形去描繪未來的自己。就算他們對我們不感興趣,這也是個開眼界的好機會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